“法者,治之端也。”今年5月是第五个“民法典宣传月”,中央宣传部、司法部、全国普法办近日联合印发《2025年“民法典宣传月”工作方案》,部署开展相关工作,旨在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活动,让民法典更好地融入经济发展,为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。这不仅是普法工作的重要举措,更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,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。
广泛深入宣传,夯实法治根基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。民法典作为市场经济的基本法,涵盖了市场主体从设立到运营、从交易到纠纷解决的各个环节,为市场经济活动提供了基本的法律规则和行为准则。平等、自愿、公平、诚信等基本原则,是市场经济有序运行的基石,能够引导企业在公平竞争的环境中开展经营活动,激发市场活力;保护财产权利、便利交易流转等规定,为企业的产权保护和交易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,让企业能够安心投资、放心经营。通过深入宣传民法典,能够使广大企业和市场主体深入理解这些原则和规定,增强法治意识,自觉遵守法律法规,从而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法治氛围,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法治基础。
聚焦企业需求,提升宣传实效。 企业是经济发展的主体,民法典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息息相关。此次“民法典宣传月”,广泛开展“民法典进企业”活动,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。在活动中,深入宣传优化营商环境、知识产权保护和科技创新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等法律法规,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自身的权利和义务,提高依法经营的能力和水平。对于企业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存在的困惑,通过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和典型案例,能够增强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,鼓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,提升核心竞争力;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方面,宣传民法典中关于劳动合同、劳动报酬、劳动保护等规定,能够引导企业依法规范用工行为,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,促进企业与劳动者的和谐共处,为企业的稳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。
创新宣传方式,丰富宣传载体。 为了让民法典真正走进企业、深入人心,需要创新宣传方式,丰富宣传载体。可以组织法律专家、律师等深入企业开展专题讲座和培训,结合企业实际案例,深入浅出地解读民法典的相关规定,为企业提供精准的法律服务;利用线上平台,如网络直播、短视频等,开展民法典知识普及活动,拓宽宣传覆盖面,提高宣传效率;开展法律知识竞赛、法治文艺演出等活动,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,增强宣传的趣味性和吸引力,让企业员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民法典知识。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,形成全方位、多层次的宣传格局,使民法典的精神和内容真正被企业所理解和接受。
“立善法于天下,则天下治;立善法于一国,则一国治。”在第五个“民法典宣传月”活动中,我们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,扎实做好民法典的宣传工作,聚焦企业需求,创新宣传形式,让民法典成为企业发展的“护航员”,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。